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2022-11-06 01:25:0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薪酬调查报告

一、广州地区薪酬分析

20xx年所调查广州的318个职位平均月薪增长幅度不同。增长幅度最高的约为20%,20xx年最高的约为40%;所有职位的平均增幅约为4。6%,略高于去年。20xx年和20xx年相比,不同的企业性质的平均薪酬增幅相差较大,增幅最高的是外资企业,达到4。7%,增幅最小的是民营企业,约为2。9%。不同学历的平均增幅约为3。4%,其中高中学历的职工平均月薪增幅较大,达到6。8%;大专学历的职工平均月薪增幅最小,为1。6%。在广东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下,广州地区的平均月薪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处于0。2%―4。3%之间。

二、广州地区金融业平均月薪分析

从行业来看,广州金融业以10565元的平均月薪位居行业首位,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分别以8019元、7824元的平均月薪居于第二、第三位。薪酬水平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仪表/衡器/电工/文化机械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采矿/地质/金属/石油业,平均月薪处于4400―4900元之间。

近年来,由于金融、地产以及互联网行业大热,金融业、房地产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平均月薪均同比增长30%以上;平均月薪增长幅度最小的行业为住宿/餐饮/旅行社,可能是由于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较低所致。

三、广州地区高中学历的月薪增幅最快

从学历来看,高中学历的平均月薪增长较快,最大增幅达到6。8%,大专学历的平均月薪增幅最小,为1。6%,其他学历的平均月薪幅度在2。2%―3。8%之间,不同学历间平均月薪的差距相对稳定。根据报告,今年高中学历平均月薪水平为3528元/月,中专为4555元/月,大专为5821元/月,本科为7431元/月,硕士为8368元/月,博士为10191元/月。

四、广州地区薪酬分析总结

汇总近三年广州地区薪酬的数据,月薪都进入34个行业前十位的“多金”行业有:金融业、咨询与调查、广电及文化艺术业、批发业、法律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家电及电子产品零售、计算机服务业。

广州地区薪酬连续三年均排名末十位的“少金”行业有:仪表/衡器/电工/办公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娱乐业/体育业,农、林、牧、渔业,采矿/地质/金属/石油,造纸及印刷制造业,化学/医药制造业,居民服务业。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就业 择业心态 素质 自我调整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教室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主要针对12、13级计算机、经管、机电等专业的在校生。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2、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

3、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

4、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5、请问您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

6、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7、您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限选两个)

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9、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10、您最希望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得到什么?(限选两项)

11、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

四、调查分析

1、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有48.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强烈的危机感。从对IT、信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来看,目前,对于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我们同学们处于一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各招聘信息上列出来的要求,只能勉强适应其中的一、两条,有些同学基本上很难找到自己觉得能被看重的岗位,更谈不上熟练、精通这样的要求。

我们面临的最大劣势是实践能力差,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没有概念。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在优势方面,我们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挑战杯和电子设计竞赛,但由于一些新老校区之类的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同学们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么有利的优势渐渐变成遗憾。假使我们能充分意识到现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准备工作,为技能提高以及了解就业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

2、关于毕业出路的分析

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也许大家大三起就开始忧心自己毕业后该何去何从了。摆在大家面前最为清晰的,是两条路:继续深造(考研/留学)和找工作。现在研究生扩招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深造的机会。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千万不要只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调查结果表明,72%的毕业生选择了求职这条出路。对于求职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包括对就业需求的了解,对应聘公司情况的调查,就业心态的调整等。要把握好就业的主动权,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就业前景。对于考研的同学,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因为也许会错过很多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也应该花点精力关注一下就业信息。

3、毕业生择业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73.5%的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种就业观也是比较理性的。先就业,是要求大学生摈弃陈旧择业观念,即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态。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另外,关于择业单位的选择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毕业生选择的热门企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选择哪种企业,都要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五、解决就业建议方案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1.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2.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2.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1、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2、他们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

3、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4、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3.关于品德

1、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3、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4、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4.关于实践

1、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2、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3、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4、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5、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5.政府方面

1.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3.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4.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5.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

6.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语: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薪酬调查报告

一、专业经理层年薪逼近15万

据该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苏州地区部门经理层年薪中位值为256854元,20xx年薪酬涨幅为11、2%;专业经理层年薪中位值逼近15万,涨薪幅度为12、8%,专业经理层薪酬水平逼近一类城市,在二线城市中位于前列;主管与专员层年薪中位值分别为92563元和46658元,参与调研企业大多是园区企业,第二产业集中,生产一线工人人才竞争较为激烈,带动操作层薪酬水平不断上涨,年薪中位值为35840元,涨薪幅度为14、5%。

二、IT、电子制造行业薪酬领跑全行业

IT/电子制造业是苏州开发区的主要产业,大部分都有外商投资背景,人才竞争激烈,近三年,薪酬涨幅都超过12%。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以苏州IT/电子制造业薪酬水平为基数,化工/化学制造和医药制造薪酬系数分别为0、94和0、92,前者也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薪酬增长较快;此外,机械制造和服装纺织、快速消费品行业也是苏州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薪酬系数分别为0、88、0、85和0、82、

三、周边地区薪酬水平比较

20xx年苏州的GDP排名第五,仅次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位列二类城市之首。苏州是外资开放时间较早的城市之一,投资环境利好,部分国际500强企业投资建厂。苏州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人才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苏州周边,不仅有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还有杭州、南京、无锡等经济发达城市。苏州薪酬水平虽然领跑华东地区二线城市,但城市间薪酬差距并不明显。以上海地区薪酬水平为基数,苏州薪酬系数为0、96,与上海的薪酬差距在缩小;省会城市,杭州和南京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3和0、91,第三产业集中,薪酬涨幅也很快;以前作为苏州地区主要人才竞争地的无锡、常州、湖州三地,如今与苏州的薪酬差距已经拉开,薪酬系数分别为0、89、0、85和0、82、

四、高新技术产业薪酬优势明显

苏州经济开发区的数量、规模和质量在全国来讲都是佼佼者,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就有8个之多。大部分园区投资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制造行业居多,中基层岗位人才缺口很大。外资是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力量,所以园区企业薪酬水平较高,拉开了与传统行业的薪酬差距,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以高新技术产业薪酬水平为基数,传统产业的薪酬系数仅为0、64。

五、各类型外资企业薪酬差距在缩小,内资企业薪酬水平较低

开放型经济占苏州经济的主体位置,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多,占比多,成为苏州经济的特征现象。从企业性质的角度来看,欧美投资企业薪酬水平较高,以其薪酬水平为基数,据众达朴信调研数据显示,日韩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薪酬系数分别为0、95和0、92,与欧美投资公司的薪酬差距正在缩小;而内资企业薪酬系数为0、84,与外资企业薪酬差距依然明显,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竞争优势薄弱。

六、本科毕业生起薪将突破3000元

人才储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工作之一,而毕业生的吸引和保留是人才储备的关键环节。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xx年苏州地区本科毕业生转正后月薪收入为2868元,研发技术人员本科毕业生月薪已经超过3000元;20xx年预计本科毕业生月薪收入将超过3000元,涨幅超过7%;此外大专和硕士预计月薪为2550元和4865元。

七、一线操作工仍然存在用工荒

苏州地区第二产业比例过重,占比超过60%。大部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对于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操作工需求较为强烈。这部分人群也是离职率较高人群,近三年离职率都在25%以上。据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参与调研企业认为一线操作工和技术工是未来企业招聘的重点对象,此外,超过50%的企业也认为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是企业人才储备的核心人才。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以及高学历人数的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的影响,人才堆积,职业上岗比例失调,导致就业难上加难,真是应了一毕业就失业。校漂族越来越多。针对该问题我们随机调查本院学生对就业问题准备得如何,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态度,并且将数据总结处理,发现以下几点:只有xx%的学生有一直关注就业前景,几乎没有人想要创业因为需要资金门路关系,xx%的人选择要继续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专生认为毕业实习需要关系人脉,专业成绩倒是其次。少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素质很重要,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能否充分的准备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决定你是否能在将来的社会生存中胜出。对你将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问卷调查

(1)调查范围:XXXXXXX

(2)调查目的:了解XXX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未来的就业情势。

(3)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

链接地址

结果表明本院学生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不是很好,大多数大学生都不能充分地准备就业,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虽然政府在不断地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供不应求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2、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4、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5、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三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6、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7、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1、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4、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5、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同时,大学生也要及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调查报告执笔人:XXX

XX年X月X日

第五篇:薪酬调查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适应农村经济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和银行信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谈些粗浅看法。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其突出问题是:

一)发展农村经济的短期行为和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表现在有些县乡对已经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不能自始至终贯彻执行。有些还会因为行政领导的意图或领导班子的换届而任意更改。有部分农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思想跟不上,不能适应,有的还存在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短期行为。据江苏省高淳县委组织部对166名乡村干部进行抽样调查显示,乡村干部中积极性较高的占20%,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的约占60%,有20%的乡村干部实际起不到作用或作用很小。个别的喜欢盲目争项目、铺摊子,大量的资金投入,效益却不理想。有的不仅没有解决温饱,反而背上了债务。农村的干部群众往往急于求成轻率地提出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奔小康、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致富之类的口号。实践证明要使我国农村彻底摆脱贫困,绝不是一两个五年计划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二)农村人文环境较差,思想受到束缚。很多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市场规模狭小,商品经济活跃不起来。在1990年4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四川代表介绍全省1990个乡没有文化站,一年3000万农民看不上电影,文化消费作为软需求受到冷落,降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因而,很多农民对传统习惯抱残守缺,长期处于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状态,形成封闭式的循环格局,对历史上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缺乏冲动意识。较为普遍的心理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攒个油盐钱。从这种现状上看,绝不仅仅是收入水平、消费水准、生产效益等经济上的差距,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内,甚至整个社会进化过程中历史阶段的差距。

很多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在贫困落后的贵州省,511岁的儿童入学率只有65%。农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明显高于城市。以东部地区为例,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超过30%的省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江苏省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62%,但农村文盲率却高达40.58%。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因而对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缺乏明晰的认识。以致一些农民产生了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任其自然的心理。劳动力素质低下,文化环境不仅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着人们的视听,还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农业科技应用缓慢,推广艰难,近10年来,全国有26000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问世,其推广率仅达到30%,而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应用率达60%80%。农产品的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效益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产业结构失衡、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不成熟,投资环境差,资源出不去,人才、技术、资金进不来,乡镇企业未能走出耗能高、效率低、质量差、粗放生产的误区。二是企业生产形式和经营基本相同,产业结构、企业布局不合理,争速度、争规模、争原料、争能源,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有的企业靠行政推拉生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缺乏,长期处于低层次运转状态。四是集体经济的衰退使乡镇企业资金先天不足。据新华社报道: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我国农村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财产约800亿元,到1985年只剩有300亿元。在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的情况下,一味靠输血,并没有引发出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力,反到铸成了一种依赖有余、自给不足的恶性循环链条。据新华社1991年报道:农行系统乡镇企业贷款中逾期贷款占四分之一,坏帐5%。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加之经营行为短期,后劲不足,步履艰难。

针对目前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农村自然经济状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受自然、社会、历史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要彻底改变自然经济状况并非易事。需要国家从交通、邮电、电力、卫生、教育、广播、宣传多方面进行有机配置和有效的投入。在当前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改善农村经济的着力点:一是要提高农村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素质,培养科技带头人。二是应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以回乡知识青年为重点,由县乡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从长远规划上讲,应抓好基础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技术中学,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外输出。三是推行科技兴农、发展生产力。结合实际,引进、组织、动员一批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四是兴办第三产业,搞活商品流通,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积极发育农村市场。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远交外引,东进西出,南北合作,外向开放政策。六是狠抓交通,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搞好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二)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解决好规模速度与巩固提高两方面的问题,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与提高并重的路子。

1、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承包制、股份制、厂长负责制等方式,确立企业独立经营的地位,建立高效灵敏、指挥自如的决策管理机制。

2、根据企业各自的规模、效益、明确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确定适当的消费与积累比例,完善企业分配机制,制定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的发展规划,抓紧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机制。

3、立足优势发展骨干。立足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各具特色,贫困地区劳力充足等优势,选准企业的生成点和发展源,按资源区、农牧区、城郊区、边贸区、民族区等不同类型经济区,优先发展材料工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大企业配套加工业,出口创汇产品加工业以及民贸商品生产等。

(三)广泛开展经济联合,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需采用多种形式,开放让利,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和物资,大搞横向经济联合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1、依靠大城市、大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开展城乡联合,以城带乡,以大带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骨干乡镇企业为龙头,组织行业性企业集团和联合群体,实行行业联合,以龙头带龙尾,以强带弱,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区域联合,主动吸引外资,用别人的设备资金、技术和人才,武装现有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营,引进最新科技成果或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2、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逐步提高自身的出口创汇能力。在较大规模上利用外资,引进并吸引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较大范围内参加国际劳务合作,成为加入与推进国际循环的重要组织成员。改革工艺、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发展名、优、特和出口创汇产品。利用农村资源优势,由易货贸易逐步向外向型合资企业发展。在边境地区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奶牛、养、猪等家禽基地生产,出口创汇。有条件的村发展适度规模的出口蔬菜基地建设。边贸地区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劳务输出,建立跨区域、跨系统、跨产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全方位的农村经济市场格局。

第六篇:毕业生薪酬调研报告

据悉,该报告调查对象为该校已落实工作的9000名xx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博毕业生。调查从xx年年1月开始,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形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实际有效问卷1560份。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8项基本结论,勾勒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调查

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凭借什么来定位呢?

这份针对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的调查结论显示,学历对起薪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起薪也越高。另外,性别、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类型都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重要因素。

不同专业,起薪差距相当大。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毕业研究生,计算机学院起薪都最高,分别达3716元和6158元,起薪最低的分别是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xx元、环资学院毕业研究生2175元。可见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带来的起薪差距也比较显著。目前而言,it行业的毕业生起薪6158元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

从性别上看,男性与女性起薪差别不大。本科毕业生男女起薪差距为520元,毕业研究生男女起薪差距为826元。在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男女工作收入差不多。但如果是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就业,起薪差别会比较大。

受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732元,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生为3721元,博士生为3765元。本科毕业生与毕业研究生相差1000元左右。但是,通过数据也发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差距不是很明显。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分析认为,本科生阶段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针对社会上的产业或行业知识所学不多,入职后上手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因此相应的薪酬会低一些。

“硕士研究生对一个行业算是已经入门了,而且去企业的多,薪酬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看来薪水不是很高,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今后的增长曲线会更陡。”

金海燕说,博士毕业生起薪不是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毕业后进高校、研究单位工作的比例最大,这些单位起薪一般都不如企业高,但随着资历加深,博士的科研提成等收入进来后,其薪酬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期望与实际薪酬差最高达1393元

求职前,你对月薪的期望值是多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薪酬期望还是偏高的。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值参差不齐。以本科毕业生为例,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薪酬期望值较高,均值在4300元左右。信息学院、电气学院和外语学院次之;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最低,均值在2900元以下。

月薪期望值与实际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之间,材化学院、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差距最大,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材化学院的毕业生以1393元差值位居第一;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较实际,月薪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在500元以下。

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金海燕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常常会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主要是他们还不是很了解整个行业行情,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期望与实际薪酬差过高,会直接影响到对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发展为跳槽的动因。

推荐专题: 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